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Asia-Pacific Studies, IMAS)近年在教學創
蛻變中的國際學程:IMAS 國際化與在地化的融合實踐

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Asia-Pacific Studies, IMAS)近年在教學創新與國際能見度方面展現出亮眼成績,蛻變為具備全球吸引力的國際學程典範。

 

在教學創新方面,IMAS積極結合校內跨院師資,開設涵蓋性別、文化、冷戰、科技發展等課程,並特別重視包括半導體產業在內的實地參訪,協助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深入理解台灣與亞太地區的社會轉型與全球連結,強化學生跨文化分析能力。

 

學程亦重視「國際化」與「在地化」之融合策略,除鼓勵學生參與本土宗教與原住民族群相關文化活動,亦積極推動校外的學術交流與田野學習。過去五年,IMAS與包括成功大學、銘傳大學、淡江大學、佛光大學、金門大學及海洋大學馬祖分校等各校合作,舉辦多場學術研討與參訪活動。透過實地走訪與議題導向學習,學生得以探討荷蘭殖民台灣、冷戰時期的美台關係、中法戰爭遺址、日本統治遺緒,以及當代兩岸互動等關鍵歷史與地緣政治議題,深化國際生對台灣及亞太區域的理解。

 

這些教學與交流安排顯著提升了IMAS的國際能見度與招生競爭力。除申請人數持續穩定成長外,申請者學術背景亦顯著提升,來自普林斯頓大學、史丹佛大學、劍橋大學等世界一流學府的學生紛紛報名申請,顯示學程已成功吸引國際優秀人才。

 

IMAS亦積極延攬國際學者來台授課,強化教學內容之深度與國際連結。本學年度已成功邀請高麗大學Joo-Youn Jung教授開設短期課程,並持續推動與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與普林斯頓大學的合作計畫,安排教授來台密集授課。預計於下學年度,杜克大學特聘教授J. Lorand Matory將來台擔任一學期課程之教學,進一步拓展學程之學術視野與國際網絡。

 

總體而言,IMAS透過深耕教學品質、逐步建立具高度識別度與發展潛力之國際碩士學程。展望未來,IMAS將持續強化國際連結與落實在地融合,培育具有全球視野與在地關懷的亞太事務專業人才。

Two professor-alumni shared job market insights with students and met Dean Wan-Ying Yang .(Photo by IMAS)
亞太研究英語碩士學位學程
本 月 焦 點
IMAS students and scholars in front of a bullet-riddled former PLA command post from the 1949 Kinmen landing .(Photo by IMAS)
IMAS students and scholars in front of a bullet-riddled former PLA command post from the 1949 Kinmen landing .(Photo by IMAS)
【Article by IMAS】
Following the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s' (CSS) inaugural initiative in October 2024 to invite alumni teaching at overseas universities back to campus , two distinguished graduates returned for a special program from April 21 to 27, 2025. The first was Dr. Niki Alsford, a 2010 gradu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in Asia-Pacific Studies (IMAS), now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nd Human Geography and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sia Pacific at the 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 UK. The second was Dr. Non Naprathansuk, a 2014 graduate of the International Doctoral Program in Asia-Pacific Studies (IDAS), currently Assistant Professor in the School of Administrative Studies and Deputy Dean for Academic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Maejo University, Thailand. ...(Read More)
精 彩 活 動 回 顧
Professor Deasy Simandjuntak and IMAS students from the course “Civil and ‘Uncivil’ Societies in Southeast Asia” were warmly welcomed to MIC by Director General Chris Hung and Dr. Yingfen Lin. (Photo by Danny Widiatmo)
Are Think Tanks Part of Civil Society? IMAS Field Visit to MIC with Prof. Simandjuntak

【Article by IMAS】
On Thursday, May 22, 2025, Prof. Deasy Simandjuntak’s class, “Civil and ‘Uncivil’ Societies in Southeast Asia”, was invited by the government think-tank Market Intelligence & Consulting Institute (MIC) to attend a talk at their office. ...(Read More)

講座邀請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Bert George教授主講 。(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訊】
社科院與公共行政學系及心智、大腦與學習研究中心於2025年5月6日中午在綜合院館南棟13樓第一會議室首次聯合舉辦Brown Bag Talk講座。此次活動由本校公共行政學系蘇偉業教授主持,特別邀請香港城市大學公共及國際事務學系 Bert George教授擔任主講人,並由政大經濟系陳樹衡教授與香港城市大學謝智偉教授擔任與談人。

...(繼續閱讀)
葉浩《政治時差・時差政治》專書發表會與會者大合照。(照片來源:社科院)
《政治時差‧時差政治》 葉浩教授深論民主政治的敘事想像

【社科院訊】
社科院於5月23日舉辦「指南學術思潮」系列講座,特別邀請政治學系葉浩教授舉行《政治時差・時差政治:敘事共時性作為民主政治的一種想像》的校內專書發表會。本場活動由政治學系教授陳建綱主持引言,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梁家瑜擔任與談人,吸引校內眾多師生與會參與討論。...(繼續閱讀)
博士候選人黃政勛向同學展示質性研究的不同面向以及如何與AI工具共同合作。(照片來源:社科院)
人機合作,抑或被機操控?AI 時代下學術研究的應用與挑戰

【社科院訊】
社會科學學院於5月2日中午舉辦博士生工作坊,主題為「與 AI 共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交織應用與未來發展」。本次活動由公共行政學系博士候選人黃政勛主講,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王千文老師擔任與談人,並由本院公共行政學系董祥開老師主持,吸引校內多個院系學生參與,公共行政學系蕭乃沂老師與國家發展研究所魏玫娟老師也前來共襄盛舉,與現場同學共同探討人工智慧如何融入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行跨領域的學術對話。...(繼續閱讀)

主持人錢宜群老師與兩位分享者徐聰同學、李苡慧同學,偕同現場參與者一同合影留念。 (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訊】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英語授課學分學程(ETP)於5月6日舉辦院級交換學生返臺經驗分享會。本次活動由錢宜群老師主持,邀請兩位曾赴國外交換的政大同學分享寶貴經驗。分別為地政系博士班五年級徐聰,曾赴芬蘭奧爾托大學電機學院交換;以及經濟系四年級李苡慧,曾至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院交換。...(繼續閱讀)
講座吸引校內外眾多師生出席聆聽。(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訊】

政大社科院主辦之「PPESA跨域對談講座」近日隆重登場,由政治學系陳建綱特聘教授主持,邀請臺大經濟學系特聘教授林明仁與本校社會學系主任鄭力軒教授,以《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為討論主題,進行一場橫跨經濟學、社會學與政治學的深度對話,深入剖析制度與國家命運的關係,吸引近百位校內外師生踴躍參與。

...(繼續閱讀)
由社科院院導師、政治學系周家瑜老師(右)開場,顏秀芬老師(左)主講「正念與生活」,帶領學員們覺察自我、專注此刻。(照片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訊】
4月30日午間的社科院心靈捕手,是一場放鬆身心靈、找尋與自我連結的旅程,透過「正念(mindfulness)」使我們能夠靜下心來體會生活的此刻,本次的講題為「正念與生活」。講座的一開始,政治系周家瑜院導師向與會者介紹本場活動的講者—臺灣正念發展協會培訓認證合格正念引導師顏秀芬老師,顏老師有十五年的禪修經驗,以及十二年大專院校推動生命教育的經驗,曾任教於警專、北科與清大國際學士班。周院導師也提到自身也對「正念」有著濃厚的興趣與好奇,對於今天主題備感期待。...(繼續閱讀)
社科院楊婉瑩院長(右)代表致贈感謝狀予李尚林先生(左)。(照片來源:社科院行管碩)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訊】
社科院行管碩於5月3日舉辦「臺灣發展重大公共議題」系列課程講座,特別邀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合作組副主任,同時也擔任臺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Taiwan Aid)秘書長的李尚林先生蒞臨演講,講題為「不只 Taiwan can help:臺灣NGO參與國際援助方案的機會與挑戰」。...(繼續閱讀)
社科院於國立金門大學辦理2025年「國際躍升人才培育策略工作坊」。(照片來源:社科院)

2025國際躍升人才培育工作坊 探討雙語計畫與國際學程之前景與挑戰


【社科院訊】

本院於4月25日至27日間假國立金門大學舉辦2025年「國際躍升人才培育策略工作坊」。今年工作坊聚焦於雙語計畫推動以及國際學程前景與挑戰,特別邀請亞太研究英語博士學位學程(IDAS)兼任講座教授,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UBC)政治系教授肖逸夫(Yves Tiberghien),以及中研院政治研究所冷則剛研究員、林芝璇副國合長等師長一同與談,就本院國際學術交流與雙語計畫人才培育策略交換意見。...(繼續閱讀)


李校長與詹副校長再度蒞臨社科院與師長座談。(資料來源:社科院)
社科院師長與李校長座談 凝聚校內共識

【社科院訊】
本校李蔡彥校長與詹志禹副校長於5月23日再度蒞臨社科院進行座談,本次座談緊接於院務會議結束後進行,與會人員包含楊院長、羅光達副院長及各系所主管及院務會議教師代表及學生代表等。...(繼續閱讀)

6 月 活 動 預 告


•  2025/06/07 (六) 

•  中午12:00-13:30 
•  綜合院館5樓國際會議廳

 

畢業,代表著又一學位的完成,社科院為碩博士畢業生們精心策畫了一場院內的畢業典禮,由院內師長為學生獻上祝福。撥穗,代表著稻穗或麥穗的成熟,象徵畢業生已學有所成,同時勉勵畢業生在邁向下一座里程碑時,能謹記政大師長之教誨,並且展翅高飛。

 

2025年社科院碩博士班撥穗典禮

心靈捕手 成長團體


•  2025/06/11 (三)

•  中午12:00-13:30
•  綜合院館南棟12樓第三會議室


講者:李清茵 心理師 (身心健康中心)

Two professor-alumni shared job market insights with students and met Dean Wan-Ying Yang .(Photo by IMAS)
Two professor-alumni shared job market insights with students and met Dean Wan-Ying Yang .(Photo by IMAS)
Two professor-alumni shared job market insights with students and met Dean Wan-Ying Yang .(Photo by IMAS)

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綜合院館 南棟13樓
https://css.nccu.edu.tw/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1993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