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院館這個地方,雖然南北棟總是會讓人迷路,難得的,還是有些得天獨厚之處。旁邊的羅馬廣場、(雄鷹)體育館前的草坪球場,除了可以課餘運動,更是大學校園裡曬太陽伸展的好地方。
南北棟底下有個半遮蔽半開放的小廣場,那裡是國內大學校園僅存的連儂牆,自然生成的公共言論廣場。除了貼在牆面大家看得到的,不時會聽到贊成與反對的不同意見。
去年疫情期間,校院開始規劃在原7-11智販機旁引入加熱智販機,同時間白紙運動的聲援創作出現在同牆面。智販機的設置初衷,是為教職員生創造駐足交流與思辨議論的契機,與表現自由共生共創。這次經過師生各方的協力與討論,原作者提議移除其創作並另尋創作空間,我們也希望藉機表達敬意。期待四月即將進駐的智販機帶著相同的信念,滋養校園的公共場域與議題。
那裡也是小舞台。從去年絃樂四重奏開啟的表演,今年3/28我們在小廣場進行了西班牙佛朗明哥音樂四重奏(Flamenco),在吉他與大提琴伴奏中,遠颺又低盪的歌聲以及火熱踢踏的舞蹈,春天的喧戲以歌聲舞蹈樂聲不同的方式再次創作了這個公共空間。
移回到綜合院館內,我們三月還辦了多場精彩的活動演講,PPESA跨域講座談藝術創作作為研究方法、記憶政治與轉型正義、BBT民族與空間的跨域研究對談、心靈捕手交流、走出校園的國際家族大稻埕懷舊之旅、陵寢見習之旅。和我一樣扼腕錯過的,閱讀電子報的記錄,可以讓我們知道錯過了什麼。